
6.9.2025 (六) 4pm
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
凭票免费入场 (按此网上登记)
林芍彬(管风琴)
林芍彬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管风琴导师及崇基学院礼拜堂音乐总监,并一直担任香港文化中心管风琴教育系列导师。她的独奏演出曾在香港电台第四台、新城电台及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中播放。她曾获第六届迈阿密国际管风琴大赛亚军,亦曾晋身全美青年艺术家管风琴比赛半总决赛。
林氏曾于世界各地多个音乐厅及大教堂演奏。她于2017年香港艺术节与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作独奏演出,其后在2022年维也纳爱乐乐团访港期间担任客席管风琴乐师,并于2023年香港艺术节与香港管弦乐团铜管五重奏合演专场音乐会。近日,她于深圳音乐厅演出的「大号与管风琴音乐会」座无虚席,获得满场迴响,并于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圆满举行两场独奏会。
林氏经常获邀以乐团特约乐手或合唱团伴奏身份与香港多个艺术团体演出,她与香港管弦乐团、香港巴赫合唱团和香港中大合唱团合作演出已近十年。她与澳门女声合唱团灌录了三张唱片录音,并曾与来自英国、德国、新西兰和美国的合唱团合作演出。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她出任美国管风琴家协会香港分会的创会会长。她亦是分会董事会成员,致力与分会推动香港的青年管风琴家大赛、管风琴节及夏季管风琴学院。
林氏早年师随赵小玲博士和黄健羭老师学习管风琴。其后荣获香港赛马会音乐及舞蹈信託基金颁发全额奖学金,前往美国纽约伊士曼音乐学院深造,取得圣乐文凭、管风琴演奏硕士及博士学位,授教于顶尖管风琴家大卫•希格斯教授。她在纽约上州居住期间,曾担任上州圣公会教堂及天主教堂区的音乐总监及风琴师。
林氏在演奏音乐以外,还喜欢阅读、烘焙,以及带她那只聪明绝顶的边境牧羊与拉布拉多混血犬漫游树林。
保罗•雷科斯 (大号)
保罗•雷科斯自2001年起担任香港管弦乐团的首席大号乐手。他生于美国加州,从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后便到上海广播交响乐团担任首席大号乐手,展开职业生涯,其后移居香港。他的演奏足迹遍布亚洲、北美、欧洲和澳洲各大音乐厅,包括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奏约翰威廉斯的大号协奏曲,在座无虚席的音乐厅里向妻子求婚。此外,他亦曾与林芍彬在深圳音乐厅一同演绎全巴赫作品。
雷科斯亦曾与众多顶尖乐团合作演出,包括纽约爱乐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洛杉矶室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和香港中乐团。他又曾参与多个艺术节,包括在阿斯本音乐节和太平洋音乐节与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指挥家同台献艺。
雷科斯一直活跃于中国内地各地舞台,最近先后在武汉音乐学院和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演出。他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讲师,并于香港演艺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任教。
雷科斯目前正在香港恒生大学攻读创业管理理学硕士课程,曾荣登该校院长嘉许名单。音乐以外,他还喜欢学习中文、远足和陪伴家人。他和家人都活跃于香港的犹太人社区。
节目
李泰兹(1909 – 1991)
前奏曲与舞曲风格赋格曲
李泰兹(1909 – 1991)
为管风琴而写的十二首作品
III. 艺术歌曲
华格纳(1813 – 1883)
(利马雷改编)
《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浦罗歌菲夫(1891 – 1953)
(维侬改编)
《罗密欧与茱丽叶》,作品六十四
II.觉醒的街角
VI.蒙塔古家族与卡普列家族(骑士之舞)
IX.临别依依
客席演出者:保罗•雷科斯(大号)
维央(1870 – 1937)
二十四首幻想曲,作品五十五
IV.水泽仙女
巴赫(1685 – 1750)
E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曲 「楔子」,作品五四八
公众人士由8月9 日(六)起可于上午九时至晚上九时亲临香港文化中心询问处,或按此网上登记索取免费门票。免费门票每人限取四张,先到先得。欢迎年满六岁观众入场。节目长约60分钟,不设中场休息。
如遇特殊情况,主办机构保留更换演出者及节目的权利。
本节目内容并不反映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意见。
查询电话:2734 2009 / 2734 2819